快速访问通道
学校首页
能源学院
中欧能源
煤燃烧国重
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中心简介
职能机构
领导成员
研究方向
研究队伍
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团队
能源利用污染物控制团队
能源动力系统节能技术团队
能源动力设备节能技术团队
技术领域
化石能源高效利用
能源利用过程中污染物控制
能源动力系统节能关键技术
能源动力设备节能关键技术
成果奖励
学术成果
成果转化
荣誉奖励
学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技术交流
招商合作
Open Menu
网站首页
中心概况
返回
中心简介
职能机构
领导成员
研究方向
研究队伍
返回
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团队
能源利用污染物控制团队
能源动力系统节能技术团队
能源动力设备节能技术团队
技术领域
返回
化石能源高效利用
能源利用过程中污染物控制
能源动力系统节能关键技术
能源动力设备节能关键技术
成果奖励
返回
学术成果
成果转化
荣誉奖励
学生培养
返回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技术交流
招商合作
研究队伍
化石能源高效利用团队
能源利用污染物控制团队
能源动力系统节能技术团队
能源动力设备节能技术团队
副教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姓 名
汪一(博导)
性 别
男
职 称
副教授
毕业学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个人主页
联系方式
02787542417-8327
邮 箱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个人资料简介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5.01-2016.01 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借调
2014 - 2015.10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讲师
2012.09 - 2013.11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 Fuel and Energy Technology Institute,博士后
2009.03 - 2012.09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 University),博士
2006.09 - 2009.03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
2002.09 - 2006.06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
煤、生物质热化学利用相关基础问题研究、
煤、生物质热解、气化转化过程研究、
生物油催化重整提质、
气化过程焦油脱除催化剂开发、
燃烧器试验与模拟开发等。
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和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与企业项目:
[1] 基于自供能蓄热式热解的热带农林废弃物高效清洁利用技术联合研发与示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战略性国际创新科技合作项目
[2] 基于有机组分交互作用解析的生物油受热成焦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
[3] 秸秆热解液与煤混合热利用中交互反应机理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4] 亚非青年科学家来华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5] 煤质在线检测与优化配置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6] 鄱阳湖水生植物流化床气化过程中碱金属的迁徙与催化特性合作研究,民用横向项目;
[7] 煤/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的多环芳香结构演变机理研究,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研发基金;
[8] 干烧保护燃烧系统及大火力燃烧系统优化技术开发,民用横向项目;
[9] 2014年自主创新基金-青年人才引进培育,华中科技大学;
[10] 2014年人才引进基金,华中科技大学;
[11] 2014~2015年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基金,华中科技大学;
[12] Fundamental research for advanced gasification technologies for low rank coal and biomass in the carbon constrained world,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
[13] Second Generation Biofuel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rant Program,Australian Government;
[14] Renewable Energy Demonstration Program: Demonstration of an advanced biomass gasification technology,Australian Government;
[15] CO2/H2O对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煤焦表面结构及NO反应过程调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6] 煤基固体废弃物矿物化固定CO2减排技术,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7] 沙角A电厂烟气烟尘浓度测定,民用横向项目;
代表性论文与专利
[1] Xu K, Hu S, Wang Y, et al. Relation between char structures and formation of volatiles during the pyrolysis of Shenfu coal: Further understanding on the effects of mobile phase and fixed phase [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8,178:379-385.
[2] Xiong Z, Wang Y, Syed H, et al. Effects of heating rate on the evolution of bio-oil during its pyrolysis [J]..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8,163:420-427.
[3] Syed H, Syed S, Wang Y, et al. Thermochemical processing of sewage sludge to energy and fuel: Fundamentals,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J]..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7,80:888-913.
[4] Wang Y, Jiang L, Hu S, et al. Evolution of structure and activity of char-supported iron catalysts prepared for steam reforming of bio-oil [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7,158:180-190.
[5] Hu S, He L, Wang Y, et al. Effects of oxygen species from Fe addition on promoting steam reforming of toluene over Fe–Ni/Al2O3 catalys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6,41(40):17967-17975.
[6] Jiang L, Hu S, Wang Y, et al. Catalytic effects of inherent alkali and alkaline earth metallic species on steam gasification of bioma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2015,40(45):15460-15469.
[7] Wang Y, Mourant D, Hu X, et al. Formation of coke during the pyrolysis of bio-oil. Fuel 2013, 108, 439-444.
[8] Wang, Y. Hu X, Song Y, et al. Catalytic steam reforming of cellulose-derived compounds using a char-supported iron catalyst[J]. Fuel Processing Technology 2013, 116: 234-240.
[9] Wang, Y Hu, X, Mourant D, et al. Evolution of aromatic structures during the reforming of bio-oil: Importance of the interactions among bio-oil components[J]. Fuel 2013, 111:805-812.
[10] Wang, Y, Li, X, Mourant D, et al. Formation of Aromatic Structures during the Pyrolysis of Bio-oil[J]. Energy & Fuel. 2012, 26, (1), 241-247.
[11] 国家发明专利:胡松,何立模,汪一等,一种利用自生长碳纳米管制备高活性镍基催化剂的方法,专利号:201610888832.0
[12] 国家发明专利:胡松,徐博洋,汪一等,用富氧燃烧锅炉高温烟气制取高热值生物质气化气的系统,专利号:ZL201510003058.6
[13] 国家发明专利:胡松, 徐博洋,汪一等,富氧燃烧锅炉低温烟气制取生物质高热值气化气的系统,专利号:ZL201510022061.2
[14]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汪一,熊哲,向军等,一种利用生物质制备纳米炭球的装置及方法,申请号:201810040824.X
[15]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汪一,熊哲,向军等,一种带余热回收的生物油热处理防结焦连续进料系统,申请号:201810039748.0
[16]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汪一,熊哲,向军等,一种利用焦油制备石墨烯的方法,申请号:201810046031.9
[17]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汪一,熊哲,向军等,一种精确定量微量固体自由基含量的方法,申请号:201810114127.4
[18] 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汪一,熊哲,陈元静等,一种生物质制备高强度炭材料的方法,申请号:201810614746.X
所获荣誉和奖励
[1] 汪一(8/15),燃煤电站污染物超低排放协同控制技术与工程应用,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
Copyright © 2022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